【財政部高雄國稅局 -2025-10-15 】 營利事業從事跨國投資或交易為現行國際貿易常態 , 依所得稅法第 3 條第 2 項規定 , 營利事業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者 , 應就其中華民國境內外全部營利事業所得 , 合併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, 其境外所得已依所得來源國規定繳納之所得稅 , 可於限額內扣抵應納稅額 , 且扣抵之數 , 不得超過因加計其國外所得 , 而依國內適用稅率計算增加之應納稅額。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說明 , 計算國外已繳納稅額扣抵限額時 , 應注意國外所得額係以國外收入減除其相關成本及費用後之餘額 , 而非逕按國外收入全數計算境外可扣抵稅額之限額 ; 另得列報之扣抵稅額 , 不得超過因加計國外所得而增加之應納稅額。 該局臚列計算步驟如下 : 一、假設境外已納稅額為( A ) 二、計算可扣抵限額 : 境外所得額 = 取得境外收入–相關成本費用 境外所得額×稅率(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 20%, 下同) = 境外已納稅額之可扣抵限額( B ) 三、計算因加計國外所得而增加之應納稅額 : 營利事業國內所得額應納稅額( C ) = 國內所得額×稅率 營利事業全部所得額應納稅額( D ) = (國內所得額 + 境外所得額)×稅率 ( D ) - ( C ) = 因加計境外所得增加之應納稅額( E ) 四、比較( A )、( B )、( E )取最小者 , 為可扣抵之境外稅額。 該局舉例說明 , 甲公司 112 年度取得境外公司給付之收入新臺幣(下同) 1,000 萬元 , 列報依境外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繳納之所得稅可扣抵稅額 200 萬元 , 甲公司取得該筆收入的相關成本費用為 300 萬元 , 減除相關成本費用後之境外所得額為 700 萬元( 1,000 萬元– 300 萬元) , 計算境外可扣抵稅額之限額為 140 萬元( 700 萬元× 20% ) ; 另甲公司當年度國內所得額為虧損 200 萬元 , 加計該筆境外所得 700 萬元後 , 計算增加國內應納稅額為 100 萬元〔(– 200 萬元+ 700 萬元)× 20% 〕 , 小於境外已納稅額及可扣抵稅額限額 , 故甲公司當年度得自應納稅額中扣抵之境外稅額為 100 萬元。 該局特別提醒 , 營利事業列報境外可扣抵稅額時 , 應注意相關規定並正確計算 , 以免遭調整補稅。如有...